长安网群

【回望 • 启航】二连浩特法学会:发挥党组引领作用 推进口岸法治实践(一)

2024-11-15 11:48:09 来源:二连浩特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二连长安网

编者按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法学会党组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法治实践、服务广大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主线,从服务口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发,找准问题突破口,依托口岸区位特点,积极发挥法学会职能作用,创新工作理念,夯实人才支撑,突出服务导向,擦亮法治建设底色。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完善组织架构二连浩特市法学会成立于2019年12月24日,随后成立了自治区首个法学会党组机构,在全盟率先建成法学会“会员之家”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议事厅,制定出台了《法学会党组工作规则》《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法学会兼职副会长工作规则》等系列制度,法学会议事决策、作用发挥更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推动“党建+政法+法学”融合发展。

       加强基层建设。二连浩特市法学会党组致力于构建基层服务站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法律服务体系,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基层服务站建设同步推进、融合发展,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已成为连接群众与法律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党组作用,聚焦法学会工作重点

       推进专家制度。探索实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坐诊+出诊”工作路径,通过“有呼必应+点兵点将”方式,精准匹配专业的法学法律人才资源,参与化解矛盾纠纷。

       选优专业队伍。 择优选聘了11名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推动全体“首席”到服务终端和阵地前沿,面向群众开展法治服务。今年1-10月,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参与化解案件87件,受理咨询165人次,对8件涉诉涉访案件给出了法律意见,对1件信访案件进行评查。

       激发党组动能,提高涉外法治工作能力

       随着口岸城市对外交流交往程度加深,涉外法律服务从无到有,涉外法律服务队伍由小到大,二连浩特市法学会党组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聚焦“涉外送达、法律适用、跨境应诉”三大难题,以实际行动高效预防和化解各类涉外矛盾纠纷,涉外法律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建强工作网络。积极构建完善的涉外调解工作网络,以22个人民调解组织、12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和4个首席法律专家工作站为基点,还在全市大型市场、商超建立了15个消费维权服务站,配备了38名专兼职调解员,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驶入“快车道”。

       创新法治实践。联合司法局、律师协会将“关口前移”,积极搭建起为对外贸易、劳务输出和引进、法律纠纷以及争议解决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今年以来,共提供旅游、经商、留学等方面涉外法律咨询服务50余次,办理涉外案件35件,努力实现“企业和公民走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强化党组统筹,打造法治文化“强磁场”

       二连浩特市法学会党组高站位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助推器”作用,突出普法重点对象、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口岸特色、群众欢迎、社会认可的普法工作格局。

       丰富宣传方式。利用“4·15”“6·26”“12·4”等重要时间节点,发挥会员单位、志愿服务队、宣讲团普法宣传宣讲作用,开展法治进企业、进牧区、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法治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受众人数4700余名,发放宣传册3400余份、普法宣传品1500余份,开展“双百”活动7场次。

       深化法治研究。成立了自治区首个以涉外案件为主要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口岸民商事法务学术研究会,并组织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加“西部法治论坛”“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北疆法治研讨会”等活动,开展法学课题研究,全面推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为口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学力量。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二连浩特市法学会党组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全力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深化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凝心聚力,踔厉前行,奋力谱写法学会建设新篇章。

文字:全   然

一审:曹宏敏

二审:尚克明

三审:张利成

编辑:何   辉

 友情链接